基于微課的自主學習與考試考核模式研究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正發生著變革,移動終端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不可缺失的智能工具。與此同時,也為傳統教育帶來了巨大沖擊,學生課上低頭玩手機,課堂互動差;網絡教學資源多,但資源利用率不高;教師參與碎片化學習指導少,考核困難等。本文提出了學生角色體驗教學法以及階段性學考等教學和考核方法,探索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混合型課堂,探索適應學生信息化時代學習特點的教學與考核模式,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23-2-25)」
關鍵詞: 角色體驗教學法;階段性學考;微課;混合型課堂
中圖分類號: TP391.7 文獻標識碼: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10.067
本文著錄格式:肖桂霞. 基于微課的自主學習與考試考核模式研究[J]. 軟件,2020,41(10):26426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habits are undergoing changes, and mobile terminal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smart tool for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brought great impact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have bowed their heads to play mobile phones,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is poor. There are many resources for network teaching, but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very high. Teachers are less involved in fragmented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student role experience teaching method, time-lapse teaching method and staged academic examination, to explore a new hybrid classroom based on micro-class and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ode that adapts to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Role-experience teaching method; Time-lapse teaching method; Staged academic examination
0 引言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讓我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接入終端逐漸從PC過渡到Mobile,互聯網之下的產物掃碼支付、網絡購物和共享單車都被列入中國新四大發明名單里,移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每個人無法離開的“電子管家”。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行業變革的速度是遠不及其他行業?v觀全國各個高校,雖然這兩年各地掀起了智慧教室、智慧課堂的學習和建設高潮,很多學校追逐新技術建成了的智慧教室和教學互動平臺等,但實際利用率不高,很多新的教學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斷嘗試,但教學和考核模式卻并未發生質的變革?偠灾,就是“教”的變革速度,不管是從廣度和深度上來講,都趕不上“學”的變化速度,F場教學的優勢無法得到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沒有挖掘出來[1-2]。
微課的“短小精悍”與信息時代下學生開放、共享、碎片化和多元化的學習特點非常吻合,與其三申五令讓學生放下手機,不如讓學生拿起手機來參與學習全過程。探索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混合型課堂,探索適應學生信息化時代學習特點的教學與考核模式,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微課的特點
微課[3]微型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其特點是短、小、精、悍。
短:微課教學活動時間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符合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視覺駐留規律,微課為其提供適量的認知符合,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航虒W主題聚集,教學目標明確,課程資源容量小。一般只有幾兆或者幾十兆,易于網絡傳輸、交流、應用共享,適合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進行自主性、碎片化學習。
精:教學內容精煉、教學設計驚喜、教學活動精彩。主題突出、內容精選、只聚焦某個難點、疑點、
考點或某個教學環節等有重要學習價值的內容,學習針對性和有效性強; 悍:資源應用面廣、適合不同對象、教學效果顯著。微課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強,可以靈活用在各種學習情境,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隨需的學習需求。
微課因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和移動互聯網的小巧輕便、通訊便捷的特點不謀而合,易得易用,迅速傳播,是非常好的符合時代背景下的教育資源載體。
2 移動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2.1 學生自信心不足
中國高考的錄取方式主要為分批次按計劃錄取,按照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婆捻樞蚍峙M行,職業院校學生錄取的順序排在最后,這也意味著,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一般都是失去了前面幾個批次的錄取機會,或是高中階段成績不是很理想,或是高考考試不理想,這樣的學生通常都表現的對自己信心不足,覺得做任何事困難重重,不愿意多做嘗試,多付出努力。
2.2 學習目標不明確
國內現有的中學教育并沒有對日后的專業和職業進行前導教育,在志愿填報、錄取的時候學生對學校和專業知之甚少,也對畢業后想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一無所知,進入大學以后自我管理能力很差,沉迷網絡游戲等,對自己喜歡什么,想學什么,該怎么學缺乏思考,職業無規劃,學習無計劃,活動不參與,無法樹立合適的學習目標。
2.3 缺乏學習動力
一方面部分職業院校師資知識和技能儲備陳舊,教學改革無法達到目標,教師年復一年教授一些很容易從網絡獲取的知識,傳統課堂不再是唯一的學習途徑,而知識碎片化往往讓學生很難具備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職業?茖哟螌W生社會認同感不強,一些工作單位對職業院校學生設立門檻,學生就業率雖然高,但是就業滿意度不高;加上學生本身知識基礎薄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等,導致學生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積極性不高。
3 新的教學和考核方法
學生學習途徑不斷的多元化、網絡化和移動化,基礎知識的獲取不再唯一依賴課堂和老師,傳統教學和考核的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戰。學生更需要老師來協助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并指導更深層次的系統學習和研究,啟發式課堂應多利用信息化手段,讓學生完成學習過程的動機和感知階段,讓教師盡量參與學生學習過程的后三個階段——理解、鞏固和應用。為此,本文提出角色體驗教學法和階段性學考的方法,將動機和感知學習過程交由學生自學或者由同學教授完成,結合項目教學法,教師重點參與項目講解和實踐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
3.1 角色體驗教學法
費曼學習法[5]被認為是全球公認的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其核心就在于通過教學的方式來學習,基于費曼學習法,結合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分析,提出了角色體驗教學法。顧名思義,角色體驗教學法就是讓學生體驗老師的角色,用自己的語言為其他學習者講授知識點或者操作方法,變輸入式學習為輸出式學習。
在角色體驗教學法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前發布微課,輔以其他網絡資源,讓學生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拋出角色講演主題,通過教學互動平臺指定或者隨機抽取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講演,再由老師進行補充講解和演示。在角色體驗過程中,教師能旁聽或者回看每個小組講演情況,便于掌握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和預測項目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教學調整和糾正錯誤。講演者輪流進行,每次講演成績納入課程考核體系。
借助于網絡教學互動平臺,角色體驗法為傳統教育過程適度引入了輸出式主動學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也讓老師更多地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學習過程,最終循序漸進地增強師生的在教與學過程中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改善教學。此法已在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試點,頗受學生歡迎。
3.2 階段性學考
目前高校的考核體系主要還是依賴于平時表現(主要為考勤)和末考,由于平時的學習和表現難以量化,一般平時表現只比不會很高,學生重末考而輕視平時的學習和積累。角色體驗法能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考核體系,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很難持續,好的教學方法也會難以推進。
為此,本文提出階段性學考考核體系,院?筛鶕唧w情況設置考核周期、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階段性學考的重點是對學習過程進行標準量化,將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
如果階段性學考的考核對象是一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則需在教學互動平臺里為每一個微課設置一定的知識點小考,或課堂小考,或月考,以此收集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一方面有針對性的答疑和糾錯,另一方面將學生這門課程的所有考試按照一定的規則計算合成該科目的最終成績。階段性學考能真實記錄一門課程的日常學習及知識掌握情況,也能有效推進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過程。
如果階段性學考的考核對象是專業培養,則需要將階段性學考貫穿到學生的整個學歷教育過程,將學生的在校學習和實習學習按照人才培養計劃中知識開展順序制定幾個考核節點,公示這些節點需要參加的考核名稱和考核范圍,學生通過節點考核可獲取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標準準予畢業。如果節點考核能夠用該專業領域企業普遍認可的技能證書考取替代,效果更佳,既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又讓學生畢業
既能擁有行業認可的技能證書,對整個專業的就業率和學生本人的就業信心樹立都有非常好的增進作用。圖1是我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的階段性學考體系。圖中一門課程的最終成績由結業成績和證書成績的最高分決定,如果考取了證書體系中的某個證書,對應課程的證書成績可記為95分。結業成績為階段性學考成績加權計算而來,階段性學考次數為1,直接以末考成績為課程結業成績,階段性學考次數為5則需進行4次月考和一次末考,并按規則綜合計算后作為該課程結業成績,月考可以是每月一次的平臺內考試,也可以根據一個月內學生在學習平臺打卡和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計算取得。 4 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型混合式課堂
互聯網對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首先,傳統課堂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屢禁不止,教學互動不好,教學效果差;其次,鋪天蓋地的網絡課程和網絡資源讓很多知識的獲取變得容易,而傳統課堂的側重點并沒有及時做出調整,抓不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再者,教師很難參與課堂以外的學習和釋疑,無法將學生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課后學習反饋不及時。
與其三令五申讓學生放下手機,不如通過教學互動平臺和微課等,將移動終端引入課堂[4-6],為此,本文提出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型混合式課堂,通過角色體驗法催生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結合項目教學法,讓教師參與學習實踐指導,及時對學生學習進行糾錯,完成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過程,通過階段性學考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和表現,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圖2是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型混合式課堂構成圖。
本文以智慧職教為教學互動平臺,通過在平臺中引入微課點播、微課小測驗、搶答等,結合線下學生講演環節,激發學生自學興趣,增強課堂師生互動。
教師可通過后臺隨時查看微課點播情況,并根據微課小測驗的完成情況,選定講演內容,提前安排講演任務。學生可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圍繞講演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講演、項目實施和考試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 結語
本文從微課的特點和移動互聯網對教育帶來的影響出發,分析和研究高職?茖W生在新時代環境下學習特點發生的變化,及時對傳統課堂進行優化和設計,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教學互動平臺,將提出的角色體驗教學法、階段性學考體系和新型混合式課堂逐步推進實踐和不斷調整優化,旨在探索一種符合當前教與學特點和習慣,具有量化標準,可操作性強、便于復制和推廣的教學與考試模式,能夠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很好的激發與促進作用,改善教學效果。該模式已從2019年在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進行試點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畢業生就業數據收集與分析,在階段性學考體系中用考取行業證書替代考試的學生(暫時占到10%),就業速度快,專業對口,發展優勢明顯。后期將進一步擴大考證比例,并對學生做持續性數據記錄、分析和就業跟蹤統計,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完善此自主學習與考核模式。
參考文獻
[1]溫九祥. 基于學生學習特點的高職教育對策研究與實踐[J]. 教育與職業, 2014(5): 173-174.
[2]周久軍. 論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力的培養[J].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 10(4): 88-92.
[3]孫福. 高校微課建設的思考[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9, 36(6): 242-243+258.
[4]劉翠紅, 王建永, 文文. 在實驗教學中引入慕課、微課等新教學方式的探索和實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9(9): 115-117.
[5]劉晨, 李姝佳. 費曼學習技巧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教育現代化, 2019, 6(86): 231-233.
[6]魏海波. 基于微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策略[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9(14): 80-86.
(馬7c)
中圖分類號: TP391.7 文獻標識碼: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10.067
本文著錄格式:肖桂霞. 基于微課的自主學習與考試考核模式研究[J]. 軟件,2020,41(10):26426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habits are undergoing changes, and mobile terminal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smart tool for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brought great impact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have bowed their heads to play mobile phones,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is poor. There are many resources for network teaching, but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very high. Teachers are less involved in fragmented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student role experience teaching method, time-lapse teaching method and staged academic examination, to explore a new hybrid classroom based on micro-class and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ode that adapts to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Role-experience teaching method; Time-lapse teaching method; Staged academic examination
0 引言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讓我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接入終端逐漸從PC過渡到Mobile,互聯網之下的產物掃碼支付、網絡購物和共享單車都被列入中國新四大發明名單里,移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每個人無法離開的“電子管家”。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行業變革的速度是遠不及其他行業?v觀全國各個高校,雖然這兩年各地掀起了智慧教室、智慧課堂的學習和建設高潮,很多學校追逐新技術建成了的智慧教室和教學互動平臺等,但實際利用率不高,很多新的教學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斷嘗試,但教學和考核模式卻并未發生質的變革?偠灾,就是“教”的變革速度,不管是從廣度和深度上來講,都趕不上“學”的變化速度,F場教學的優勢無法得到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沒有挖掘出來[1-2]。
微課的“短小精悍”與信息時代下學生開放、共享、碎片化和多元化的學習特點非常吻合,與其三申五令讓學生放下手機,不如讓學生拿起手機來參與學習全過程。探索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混合型課堂,探索適應學生信息化時代學習特點的教學與考核模式,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微課的特點
微課[3]微型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其特點是短、小、精、悍。
短:微課教學活動時間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符合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視覺駐留規律,微課為其提供適量的認知符合,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航虒W主題聚集,教學目標明確,課程資源容量小。一般只有幾兆或者幾十兆,易于網絡傳輸、交流、應用共享,適合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進行自主性、碎片化學習。
精:教學內容精煉、教學設計驚喜、教學活動精彩。主題突出、內容精選、只聚焦某個難點、疑點、
考點或某個教學環節等有重要學習價值的內容,學習針對性和有效性強; 悍:資源應用面廣、適合不同對象、教學效果顯著。微課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強,可以靈活用在各種學習情境,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隨需的學習需求。
微課因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和移動互聯網的小巧輕便、通訊便捷的特點不謀而合,易得易用,迅速傳播,是非常好的符合時代背景下的教育資源載體。
2 移動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2.1 學生自信心不足
中國高考的錄取方式主要為分批次按計劃錄取,按照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婆捻樞蚍峙M行,職業院校學生錄取的順序排在最后,這也意味著,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一般都是失去了前面幾個批次的錄取機會,或是高中階段成績不是很理想,或是高考考試不理想,這樣的學生通常都表現的對自己信心不足,覺得做任何事困難重重,不愿意多做嘗試,多付出努力。
2.2 學習目標不明確
國內現有的中學教育并沒有對日后的專業和職業進行前導教育,在志愿填報、錄取的時候學生對學校和專業知之甚少,也對畢業后想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一無所知,進入大學以后自我管理能力很差,沉迷網絡游戲等,對自己喜歡什么,想學什么,該怎么學缺乏思考,職業無規劃,學習無計劃,活動不參與,無法樹立合適的學習目標。
2.3 缺乏學習動力
一方面部分職業院校師資知識和技能儲備陳舊,教學改革無法達到目標,教師年復一年教授一些很容易從網絡獲取的知識,傳統課堂不再是唯一的學習途徑,而知識碎片化往往讓學生很難具備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職業?茖哟螌W生社會認同感不強,一些工作單位對職業院校學生設立門檻,學生就業率雖然高,但是就業滿意度不高;加上學生本身知識基礎薄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等,導致學生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積極性不高。
3 新的教學和考核方法
學生學習途徑不斷的多元化、網絡化和移動化,基礎知識的獲取不再唯一依賴課堂和老師,傳統教學和考核的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戰。學生更需要老師來協助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并指導更深層次的系統學習和研究,啟發式課堂應多利用信息化手段,讓學生完成學習過程的動機和感知階段,讓教師盡量參與學生學習過程的后三個階段——理解、鞏固和應用。為此,本文提出角色體驗教學法和階段性學考的方法,將動機和感知學習過程交由學生自學或者由同學教授完成,結合項目教學法,教師重點參與項目講解和實踐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
3.1 角色體驗教學法
費曼學習法[5]被認為是全球公認的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其核心就在于通過教學的方式來學習,基于費曼學習法,結合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分析,提出了角色體驗教學法。顧名思義,角色體驗教學法就是讓學生體驗老師的角色,用自己的語言為其他學習者講授知識點或者操作方法,變輸入式學習為輸出式學習。
在角色體驗教學法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前發布微課,輔以其他網絡資源,讓學生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拋出角色講演主題,通過教學互動平臺指定或者隨機抽取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講演,再由老師進行補充講解和演示。在角色體驗過程中,教師能旁聽或者回看每個小組講演情況,便于掌握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和預測項目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教學調整和糾正錯誤。講演者輪流進行,每次講演成績納入課程考核體系。
借助于網絡教學互動平臺,角色體驗法為傳統教育過程適度引入了輸出式主動學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也讓老師更多地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學習過程,最終循序漸進地增強師生的在教與學過程中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改善教學。此法已在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試點,頗受學生歡迎。
3.2 階段性學考
目前高校的考核體系主要還是依賴于平時表現(主要為考勤)和末考,由于平時的學習和表現難以量化,一般平時表現只比不會很高,學生重末考而輕視平時的學習和積累。角色體驗法能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考核體系,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很難持續,好的教學方法也會難以推進。
為此,本文提出階段性學考考核體系,院?筛鶕唧w情況設置考核周期、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階段性學考的重點是對學習過程進行標準量化,將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
如果階段性學考的考核對象是一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則需在教學互動平臺里為每一個微課設置一定的知識點小考,或課堂小考,或月考,以此收集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一方面有針對性的答疑和糾錯,另一方面將學生這門課程的所有考試按照一定的規則計算合成該科目的最終成績。階段性學考能真實記錄一門課程的日常學習及知識掌握情況,也能有效推進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過程。
如果階段性學考的考核對象是專業培養,則需要將階段性學考貫穿到學生的整個學歷教育過程,將學生的在校學習和實習學習按照人才培養計劃中知識開展順序制定幾個考核節點,公示這些節點需要參加的考核名稱和考核范圍,學生通過節點考核可獲取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標準準予畢業。如果節點考核能夠用該專業領域企業普遍認可的技能證書考取替代,效果更佳,既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又讓學生畢業
既能擁有行業認可的技能證書,對整個專業的就業率和學生本人的就業信心樹立都有非常好的增進作用。圖1是我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的階段性學考體系。圖中一門課程的最終成績由結業成績和證書成績的最高分決定,如果考取了證書體系中的某個證書,對應課程的證書成績可記為95分。結業成績為階段性學考成績加權計算而來,階段性學考次數為1,直接以末考成績為課程結業成績,階段性學考次數為5則需進行4次月考和一次末考,并按規則綜合計算后作為該課程結業成績,月考可以是每月一次的平臺內考試,也可以根據一個月內學生在學習平臺打卡和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計算取得。 4 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型混合式課堂
互聯網對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首先,傳統課堂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屢禁不止,教學互動不好,教學效果差;其次,鋪天蓋地的網絡課程和網絡資源讓很多知識的獲取變得容易,而傳統課堂的側重點并沒有及時做出調整,抓不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再者,教師很難參與課堂以外的學習和釋疑,無法將學生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課后學習反饋不及時。
與其三令五申讓學生放下手機,不如通過教學互動平臺和微課等,將移動終端引入課堂[4-6],為此,本文提出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型混合式課堂,通過角色體驗法催生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結合項目教學法,讓教師參與學習實踐指導,及時對學生學習進行糾錯,完成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過程,通過階段性學考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和表現,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圖2是基于微課和移動終端的新型混合式課堂構成圖。
本文以智慧職教為教學互動平臺,通過在平臺中引入微課點播、微課小測驗、搶答等,結合線下學生講演環節,激發學生自學興趣,增強課堂師生互動。
教師可通過后臺隨時查看微課點播情況,并根據微課小測驗的完成情況,選定講演內容,提前安排講演任務。學生可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圍繞講演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講演、項目實施和考試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 結語
本文從微課的特點和移動互聯網對教育帶來的影響出發,分析和研究高職?茖W生在新時代環境下學習特點發生的變化,及時對傳統課堂進行優化和設計,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教學互動平臺,將提出的角色體驗教學法、階段性學考體系和新型混合式課堂逐步推進實踐和不斷調整優化,旨在探索一種符合當前教與學特點和習慣,具有量化標準,可操作性強、便于復制和推廣的教學與考試模式,能夠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很好的激發與促進作用,改善教學效果。該模式已從2019年在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進行試點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畢業生就業數據收集與分析,在階段性學考體系中用考取行業證書替代考試的學生(暫時占到10%),就業速度快,專業對口,發展優勢明顯。后期將進一步擴大考證比例,并對學生做持續性數據記錄、分析和就業跟蹤統計,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完善此自主學習與考核模式。
參考文獻
[1]溫九祥. 基于學生學習特點的高職教育對策研究與實踐[J]. 教育與職業, 2014(5): 173-174.
[2]周久軍. 論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力的培養[J].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 10(4): 88-92.
[3]孫福. 高校微課建設的思考[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9, 36(6): 242-243+258.
[4]劉翠紅, 王建永, 文文. 在實驗教學中引入慕課、微課等新教學方式的探索和實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9(9): 115-117.
[5]劉晨, 李姝佳. 費曼學習技巧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教育現代化, 2019, 6(86): 231-233.
[6]魏海波. 基于微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策略[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9(14): 80-86.
(馬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