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工程造價數據的采集與應用研究
「大數據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對我國部分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以建設工程造價為例,大數據技術引入有利于為工程提供最優的造價標準,使各個項目合理計算,對未來資金的使用作出評估,對節省企業成本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我國工程造價現狀及問題,并提出大數據工程造價的采集及應用方案,為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另辟蹊徑。(2023-2-25)」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工程造價;現狀;問題
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關鍵行業,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造價是其中的關鍵環節,是保障施工方及投資方利益的關鍵部分,在工程造價過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數據采集方法,從而使工程造價更加理想。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使得海量數據能夠被工程造價所應用,但需要對其中的數據進行篩選,從而提取利于工程造價的數據,以期為工程建設做出指導,但前提是需要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及應用價值。
1我國工程造價現狀及問題
1.1現狀
工程造價管理是利用技術使人力及物力等資源予以合理調配的一種方法,從而實現工程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造價管理貫穿于整個工程,比如在設計及施工的各個方面彰顯。工程造價管理對整體工程的收益及各個進度的質量控制等具有直接影響,能夠反映工程實際建設現狀,并觀察資金的利用情況,針對發現資金無法有效利用的問題及時處理,并針對存在問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使工程據預定的目標完成,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現階段地方相關組織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利用本地區的報價,反映工程耗費成本等指標,為工程建設提供虛擬報價。依據當地建材市場所公布的數據資源價格來實現動態計算,從而設計工程造價。造價需要在項目各項工程技術后后才能獲得,且數據在項目結束后儲存于企業檔案部門,建設企業及其他企業無法分享,對后續工程項目進度無法有效判斷,從而導致投資失敗,致使多種資源浪費。
1.2問題
第一種問題為,將地方定額作為基礎計算單位,造價相關指標只有企業個別人才能觀看,參與方及企業多數員工無法了解造價內容,無法有效對成本進行控制。并未建立共享資源數據庫,無法對數據合理篩選,從而使企業數據資源浪費,無法發揮價值。新的項目無法借鑒過去的數據,使工程建設效率降低,對企業發展不利。第二種問題為,工程量計算方式復雜,此項問題與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及外在因素存在聯系,數據超算及不合格計算等問題較為常見,此問題將導致企業成本受損,無法提升效益,且無法實現建設目標。第三種問題為,無法利用大數據分析,F階段工程造價管理針對的為某時間段或者某類型項目,無法按建筑類型及建筑規模對數據進行利用,使企業無法為新的建筑工程提出評估或者可行性的建議,導致社會資源無法有效應用,造成社會多種資源的浪費。
2工程造價數據采集與應用
2.1全量造價數據體系下的采集方案
建筑工程涉及到海量信息,且信息具有動態特點及多源異構性。對此,可建設工程全量造價體系。本文通過案例方式對工程概況及工程造價等進行造價數據體系建設。XX市城市污水管網改造項目中,將X段污水管線設定在道路平分線的北方向4m位置,X1作為起點,位于XX街與城市排水口的交叉點,道路樁號為K0+43000,坐標為(x=4144111.521,y=4729854.841),將終點設定在該城市的第一污水廠西門位置,所設計的管線長度為1054.25m,規劃的預留管D400長度設計為30m,預留管DN800長度設定為102m,此工程利用泥水平衡機頂管施工。對此工程數據進行探討與觀察,工程涉及區域公司、工程名稱、建設類型等各項內容。此體系建立后,建立分項工程數據體系,其中包括土方工程及管道鋪設、污水檢查等環節,土方工程中會涉及到基坑開挖及多余土方回填等內容。建立造價費用數據體系,其中包括分項工程及其他項目等,對工程涉及的項目單價進行統計,包括人力費用、材料費用、設備費用等。
2.2數據分析及應用流程
利用統計學及計算機科學能夠實現大數據分析,比如利用因子分析法及相關分析法等,若數據量較大,傳統統計方法無法滿足,便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方式,利用散列法及索引等,從而對數據進行檢索,滿足數據需求。通過迭代計算方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進行重復分析,通過不斷的優化,能夠對數據進行準確評估。在本次案例分析中,可通過造價大數據對有價值的數據進行提取。在應用過程中,建立數據模型,通過數據抽取、數據分析、數據集成方式對數據進行聚合及關聯,篩選可用數據,將數據集中在數據處理中心,進行分類及抓取,從而對工程造價進行分析,結合物聯網及大數據、BIM技術,將數據分享到參與建設的各個單位中。
2.3BIM技術的應用
BIM技術在工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工程造價大數據技術具有發展契機。BIM技術利用三維建模方式,形成數據庫,并在建設整體過程中應用。BIM模型能對造價過程進行實時監督與分析。觀察不同階段的數據,建立相關數據模型,從而對工程量進行分析與處理,實現業主對工程造價的跟蹤,保障業主能夠實時監督建筑工程的實際進度,滿足工程建設透明化需求。利用BIM輸出的工程投標費用。在施工過程中,將BIM模型及工程量,利用模擬方式選擇最優的技術方案,在施工中,可防止造價受到影響,與設計存在偏離。造價大數據能夠預算市場各項材料及人工的價格走向,從而制定有效的采購方案,降低采購成本。利用BIM模型可策劃節點及時間等,制定最優的人員配置方案,控制動態成本。
2.4工程造價大數據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工程建設各個參與方資料管理有紙質資料及電子資料,各方并未建立數據接口,數據在產業鏈中分享時,處于不同格式,無法實現兼容,導致接收者只能被動采取人工整理方式,這種方式耗費人力及精力,需花費較長時間,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數據量較大,因此人工整理將對工程進度設計造成影響,若無法對數據展開及時的分析與處理,企業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占領先機,若設計單位利用BIM技術將設計結果提交,但數據格式并沒有統一標準,那么識別文件將會存在問題。大數據技術應用還需注意安全風險,由于數據來源于網絡,并在網絡中分享,容易被盜取,需要設置安全補丁,因此注意安全風險是保障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的基礎,對檔案保密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結束語:
建筑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內容較為寬泛,所涵蓋的信息量較大,應根據數據形式,從而建設大數據采集及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通過有用的信息,為工程造價提供設計依據,使工程建設能夠根據造價展開,滿足不同階段的設計標準。建設企業可利用BIM技術及云平臺等技術,實現信息儲存及數據傳輸,在保障無紙化辦公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對社會資料的消耗,從而控制工程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呂淑萍.大數據時代下的工程成本控制應用——以云造價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36):37-39.
[2]劉嶸,吳昕睿,周美容.大數據時代下的工程成本控制應用——以云造價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2018(11):56.
[3]布文秀. 工程造價信息化中材料價格信息采集及數據挖掘處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8.
[4]林琪燕.大數據時代應用型本科工程造價專業中BIM教學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7(08):115-116+9.
[5]任旺.基于大數據時代下基礎線路工程造價指標的搭建與應用[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06):56-58.
。ㄗ髡邌挝唬航K嘉加誠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盟Me)
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關鍵行業,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造價是其中的關鍵環節,是保障施工方及投資方利益的關鍵部分,在工程造價過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數據采集方法,從而使工程造價更加理想。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使得海量數據能夠被工程造價所應用,但需要對其中的數據進行篩選,從而提取利于工程造價的數據,以期為工程建設做出指導,但前提是需要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及應用價值。
1我國工程造價現狀及問題
1.1現狀
工程造價管理是利用技術使人力及物力等資源予以合理調配的一種方法,從而實現工程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造價管理貫穿于整個工程,比如在設計及施工的各個方面彰顯。工程造價管理對整體工程的收益及各個進度的質量控制等具有直接影響,能夠反映工程實際建設現狀,并觀察資金的利用情況,針對發現資金無法有效利用的問題及時處理,并針對存在問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使工程據預定的目標完成,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現階段地方相關組織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利用本地區的報價,反映工程耗費成本等指標,為工程建設提供虛擬報價。依據當地建材市場所公布的數據資源價格來實現動態計算,從而設計工程造價。造價需要在項目各項工程技術后后才能獲得,且數據在項目結束后儲存于企業檔案部門,建設企業及其他企業無法分享,對后續工程項目進度無法有效判斷,從而導致投資失敗,致使多種資源浪費。
1.2問題
第一種問題為,將地方定額作為基礎計算單位,造價相關指標只有企業個別人才能觀看,參與方及企業多數員工無法了解造價內容,無法有效對成本進行控制。并未建立共享資源數據庫,無法對數據合理篩選,從而使企業數據資源浪費,無法發揮價值。新的項目無法借鑒過去的數據,使工程建設效率降低,對企業發展不利。第二種問題為,工程量計算方式復雜,此項問題與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及外在因素存在聯系,數據超算及不合格計算等問題較為常見,此問題將導致企業成本受損,無法提升效益,且無法實現建設目標。第三種問題為,無法利用大數據分析,F階段工程造價管理針對的為某時間段或者某類型項目,無法按建筑類型及建筑規模對數據進行利用,使企業無法為新的建筑工程提出評估或者可行性的建議,導致社會資源無法有效應用,造成社會多種資源的浪費。
2工程造價數據采集與應用
2.1全量造價數據體系下的采集方案
建筑工程涉及到海量信息,且信息具有動態特點及多源異構性。對此,可建設工程全量造價體系。本文通過案例方式對工程概況及工程造價等進行造價數據體系建設。XX市城市污水管網改造項目中,將X段污水管線設定在道路平分線的北方向4m位置,X1作為起點,位于XX街與城市排水口的交叉點,道路樁號為K0+43000,坐標為(x=4144111.521,y=4729854.841),將終點設定在該城市的第一污水廠西門位置,所設計的管線長度為1054.25m,規劃的預留管D400長度設計為30m,預留管DN800長度設定為102m,此工程利用泥水平衡機頂管施工。對此工程數據進行探討與觀察,工程涉及區域公司、工程名稱、建設類型等各項內容。此體系建立后,建立分項工程數據體系,其中包括土方工程及管道鋪設、污水檢查等環節,土方工程中會涉及到基坑開挖及多余土方回填等內容。建立造價費用數據體系,其中包括分項工程及其他項目等,對工程涉及的項目單價進行統計,包括人力費用、材料費用、設備費用等。
2.2數據分析及應用流程
利用統計學及計算機科學能夠實現大數據分析,比如利用因子分析法及相關分析法等,若數據量較大,傳統統計方法無法滿足,便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方式,利用散列法及索引等,從而對數據進行檢索,滿足數據需求。通過迭代計算方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進行重復分析,通過不斷的優化,能夠對數據進行準確評估。在本次案例分析中,可通過造價大數據對有價值的數據進行提取。在應用過程中,建立數據模型,通過數據抽取、數據分析、數據集成方式對數據進行聚合及關聯,篩選可用數據,將數據集中在數據處理中心,進行分類及抓取,從而對工程造價進行分析,結合物聯網及大數據、BIM技術,將數據分享到參與建設的各個單位中。
2.3BIM技術的應用
BIM技術在工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工程造價大數據技術具有發展契機。BIM技術利用三維建模方式,形成數據庫,并在建設整體過程中應用。BIM模型能對造價過程進行實時監督與分析。觀察不同階段的數據,建立相關數據模型,從而對工程量進行分析與處理,實現業主對工程造價的跟蹤,保障業主能夠實時監督建筑工程的實際進度,滿足工程建設透明化需求。利用BIM輸出的工程投標費用。在施工過程中,將BIM模型及工程量,利用模擬方式選擇最優的技術方案,在施工中,可防止造價受到影響,與設計存在偏離。造價大數據能夠預算市場各項材料及人工的價格走向,從而制定有效的采購方案,降低采購成本。利用BIM模型可策劃節點及時間等,制定最優的人員配置方案,控制動態成本。
2.4工程造價大數據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工程建設各個參與方資料管理有紙質資料及電子資料,各方并未建立數據接口,數據在產業鏈中分享時,處于不同格式,無法實現兼容,導致接收者只能被動采取人工整理方式,這種方式耗費人力及精力,需花費較長時間,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數據量較大,因此人工整理將對工程進度設計造成影響,若無法對數據展開及時的分析與處理,企業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占領先機,若設計單位利用BIM技術將設計結果提交,但數據格式并沒有統一標準,那么識別文件將會存在問題。大數據技術應用還需注意安全風險,由于數據來源于網絡,并在網絡中分享,容易被盜取,需要設置安全補丁,因此注意安全風險是保障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的基礎,對檔案保密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結束語:
建筑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內容較為寬泛,所涵蓋的信息量較大,應根據數據形式,從而建設大數據采集及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通過有用的信息,為工程造價提供設計依據,使工程建設能夠根據造價展開,滿足不同階段的設計標準。建設企業可利用BIM技術及云平臺等技術,實現信息儲存及數據傳輸,在保障無紙化辦公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對社會資料的消耗,從而控制工程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呂淑萍.大數據時代下的工程成本控制應用——以云造價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36):37-39.
[2]劉嶸,吳昕睿,周美容.大數據時代下的工程成本控制應用——以云造價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2018(11):56.
[3]布文秀. 工程造價信息化中材料價格信息采集及數據挖掘處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8.
[4]林琪燕.大數據時代應用型本科工程造價專業中BIM教學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7(08):115-116+9.
[5]任旺.基于大數據時代下基礎線路工程造價指標的搭建與應用[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06):56-58.
。ㄗ髡邌挝唬航K嘉加誠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盟Me)